ESG聯絡資訊
333611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三路568號
TEL: +886-3-327-7288
FAX: +886-3-318-5999
E-MAIL: Thomas_Chou@phihong.com.tw
ESG永續發展
飛宏科技達宏廠榮獲UL2799廢棄物零填埋最高等級鉑金級認證!
飛宏科技推動綠色製造,響應全球減碳與淨零行動,積極落實資源永續管理,核心目標為營造零廢廠區,以廢棄物「零填埋」為發展重要方向。2022年11月飛宏東莞達宏廠區首次導入廢棄物零掩埋且轉化率高達100%,正式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最高等級鉑金認證,具體實踐環境保護的承諾。
2022年9月飛宏在UL的協助下,從東莞飛宏主要廠區達宏廠著手推動零廢棄物填埋計畫,同年12 月進行預審,讓我們重新思考整個過程,從前端原物料的選擇、製造設計,到減少廢棄物等,採取更積極的循環思維。專案計畫採用UL零廢棄物填埋驗證(Zero Waste to Landfill, UL ECVP 2799),該標準要求企業內所有的廢棄物流向必須進行合規性管理、查驗和稽核,確認廢棄物經過妥善的回收、再利用、轉化等過程,而非直接掩埋處理,讓整體廢棄物轉化率達到80%以上時,始可取得認證。因此,飛宏首要任務將從廢棄物減量下手。參照UL標準從幾個面相評估企業廢棄物零填埋的成效,包括:在廠內,廢棄物減量或回用的比例;在廠外,將廢棄物轉移至回收再利用、堆肥、厭氧消化、生物燃料或轉換為能源的比例;無法轉化的進入掩埋、焚燒的比例等,以確認廢棄物的分流績效。
本次獲證的東莞達宏廠區主要以生產製造為主,目前已成功達到「100%廢棄物轉化率含8%焚燒熱回收」,均符合 UL2799最高驗證標準,首次導入即獲得鉑金級認證成為集團在海外的第一座獲認證的廠區,期許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並帶領著其它廠區陸續邁向零廢生產,落實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
關於證書訊息請點擊:UL2799 Certificate
飛宏科技自發行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09年版)至今,本報告書為第十二年度發行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持續呈現飛宏科技在經濟、社會、環境面上的努力績效與永續發展的企圖心。透過利害關係人的鑑別及議合、重大議題分析流程與根據全球永續性標準理事會發布的"GRI準則"為撰寫架構,以編製符合國際規範且回應利害相關人關切議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藉此報告書,揭露飛宏科技財務與非財務績效之營運成果。
飛宏科技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推動永續經營發展,2014成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進行相關議題推動,每年至少兩次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其運作及執行情形。
飛宏科技達宏廠榮獲UL2799廢棄物零填埋最高等級鉑金級認證!
飛宏科技推動綠色製造,響應全球減碳與淨零行動,積極落實資源永續管理,核心目標為營造零廢廠區,以廢棄物「零填埋」為發展重要方向。2022年11月飛宏東莞達宏廠區首次導入廢棄物零掩埋且轉化率高達100%,正式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最高等級鉑金認證,具體實踐環境保護的承諾。
2022年9月飛宏在UL的協助下,從東莞飛宏主要廠區達宏廠著手推動零廢棄物填埋計畫,同年12 月進行預審,讓我們重新思考整個過程,從前端原物料的選擇、製造設計,到減少廢棄物等,採取更積極的循環思維。專案計畫採用UL零廢棄物填埋驗證(Zero Waste to Landfill, UL ECVP 2799),該標準要求企業內所有的廢棄物流向必須進行合規性管理、查驗和稽核,確認廢棄物經過妥善的回收、再利用、轉化等過程,而非直接掩埋處理,讓整體廢棄物轉化率達到80%以上時,始可取得認證。因此,飛宏首要任務將從廢棄物減量下手。參照UL標準從幾個面相評估企業廢棄物零填埋的成效,包括:在廠內,廢棄物減量或回用的比例;在廠外,將廢棄物轉移至回收再利用、堆肥、厭氧消化、生物燃料或轉換為能源的比例;無法轉化的進入掩埋、焚燒的比例等,以確認廢棄物的分流績效。
本次獲證的東莞達宏廠區主要以生產製造為主,目前已成功達到「100%廢棄物轉化率含8%焚燒熱回收」,均符合 UL2799最高驗證標準,首次導入即獲得鉑金級認證成為集團在海外的第一座獲認證的廠區,期許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並帶領著其它廠區陸續邁向零廢生產,落實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
關於證書訊息請點擊:UL2799 Certificate
飛宏科技自發行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09年版)至今,本報告書為第十二年度發行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持續呈現飛宏科技在經濟、社會、環境面上的努力績效與永續發展的企圖心。透過利害關係人的鑑別及議合、重大議題分析流程與根據全球永續性標準理事會發布的"GRI準則"為撰寫架構,以編製符合國際規範且回應利害相關人關切議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藉此報告書,揭露飛宏科技財務與非財務績效之營運成果。
飛宏科技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推動永續經營發展,2014成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進行相關議題推動,每年至少兩次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其運作及執行情形。